紡織人最近一定都很憂心吧。當所有的紡織人将目光放在如何度過2019這個紡織淡季時,“紡織行業是夕陽産業”一詞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。
當原本機器轟鳴的紡織小鎮,隻留下零零落落地幾台機器在運轉;當往年車來車往的拉貨車輛,在街道上無處可尋;當招工荒轉變為紡織工人找不到工作……
今年,紡織業行情不好我們都知道。但說紡織行業是夕陽産業,絕大多數的紡織人都不買賬。何謂夕陽産業,百度百科裡說“夕陽産業是對趨向衰落的傳統工業部門的一種形象稱呼,指産品銷售總量在持續時間内下降,或增長出現有規則地減速的産業,其基本特征是需求增長減速或停滞,産業收益率低于各産業的平均值,呈下降趨勢。”
先說"需求",紡織行業淡季看似市場萎靡,實則這些年,全球紡織服裝消費水平一直在增長。
近些年來,服裝鞋帽的消費一直處于增長的狀态。電商消費已進入爆發期,其中服裝品類成為率先受益的闆塊。
再來看“紡織技術”,紡織技術的發展有多?我們先來看個大概數據:目前,國内紡織企業生産設備數字化率達到36.06%;數字化生産設備的聯網率達到27.74%;生産管理環節信息化普及率達到50.49%;實現管控集成的企業比例達到19.82%。
衆所周知,紡織行業長期存在信息不同步、找樣難、管理混亂等痛點,在走訪企業的過程中,一位紡織老闆引入人工智能的ERP管理系統,大大提升了營運效率。他興奮的講道,引入系統以後公司的每一個營運步驟都有據可查,他再也不用管中窺豹般隻能通過員工反饋、翻看賬目來掌舵公司了。科技的進步正悄然發生在每位紡織人身邊。
最後我們來看看“紡織效益”,數據來源發改委。2018年,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、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8%,增速較上年提高0.2個百分點。網上零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,2018年全國網上穿着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2%,增速高于上年1.7個百分點。
分析下來,紡織行業雖算不上高新行業,但絕不是夕陽産業。甚至可以說,紡織行業仍是支柱行業,行當,日不落産業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近日在講話時談到,從具體指标來看,除個别指标稍落後于世界先進水平外,絕大多數指标已接近甚至領先于世界先進水平,“紡織強國”目标已基本實現。